汉盛茶道

当前位置: 汉盛茶道 > 每日动态 > 文章页

飘香六堡茶 走向“智”富路

时间:2025-03-29 22:05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9 次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互联网平台。

“开茶喽……”3月22日,2025年苍梧县六堡茶文化宣传周活动正式启动,在六堡镇数字哈口茶园,伴随着一声清脆悦耳的吆喝声,茶园内顿时响起热烈的欢呼声,随后游客们就纷纷投入到采摘中来,体验采茶的乐趣。

苍梧县是六堡茶生产的核心区,近年来,该县依托数字技术,将科技融入茶叶种植、生产等各个环节,为茶叶增产、茶农增收、茶企增效打下坚实基础。目前,该县有茶园面积20.5万亩,可采摘面积10.5万亩,去年茶产量达1.36万吨,直接产值21.5亿元,综合产值达100亿元。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六堡茶产业正走向一个“智”富新时代。

1 数字赋能 茶产业提质增效

3月22日,记者在六堡镇哈口茶园内看到,茶园中央设有一块巨大的数字监控屏,上面实时显示着各个茶区的土壤湿度、温度、气象数据和病虫害预警信息,根据数据,自动化灌溉系统精准启动。

“以前我们全靠经验,如今有智慧平台、虫情测报站和土壤墒情监测,生产更科学,信心更足。”该茶园负责人简短的话语,透露出新技术带来的自信。

同样,在苍梧县沁怡六堡茶业专业合作社的监控大屏上,368个茶园网格数据实时跳动。区块链溯源系统记录每批原料信息,若某区土壤含水率低于18%,智能灌溉立刻启动;无人机巡园配合AI模型,提前14天预警病虫害。“传统‘看茶做茶’如今有了科技赋能,我们心里更有底。”该合作社负责人谭爱云指着屏幕说。

2018年,谭爱云引入机械化设备。如今,自动化、连续化、清洁化生产线已基本成型,每日可加工鲜叶达7500公斤,仅需5名工人运转,极大地降低了劳动成本。

谭爱云指着刚出炉的茶叶说,现在每批原料都附带区块链生成的品质报告,让老师傅们调整工艺时更放心。这套系统已覆盖全县76%的茶园,帮助六堡茶出口检测通过率从82%提升至98%,2024年欧盟订单量同比增长210%。

“智能化生产效率比手工高18倍,陈化时间缩短30%,年产量翻了10倍。”在广西农垦苍梧县六堡茶加工与陈化基地的厂房内,全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该公司总经理梁芳韬说:“传统工艺生产线严格遵循‘原产地、原茶种、原传统工艺’的标准,而现代工艺生产线的产品更受市场欢迎,目前两条生产线并行运作,既满足了不同订单的需求,又大幅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

数智赋能正推动六堡茶产业提质增效。近年来,该县大力推动六堡茶生产加工智能化、数字化的建设,建立了茶产业大数据平台中心及苍梧茶数APP,争取上级资金3350万元,建设1.19万亩智慧生态数字茶园。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已在哈口、铸垠、山坪、沁怡等100个茶园安装调试,全面实现茶园管理、加工生产与质量追溯全链条数字化升级。

据统计,目前该县已拥有全自动茶叶加工生产线6条,可年产茶叶3000多吨,实现了茶叶加工清洁化、机械化生产,茶叶质量产量再上新台阶。

2 创新机制 科研传承紧密结合

周末,苍梧县茶产业发展局的会议室里,专家团队正热烈讨论新工艺的研发。

“我们启动‘周末人才’计划,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每周到基地讲学,针对六堡茶标准体系建设和质量管理提出改进方案。”苍梧县茶产业发展局局长梁锦钊说。

创新不仅在设备上,更在人才队伍的建设上。近年来该县大力实施“茶乡英才”工程,成立六堡茶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与浙江大学茶学系、六堡茶产业学院等20多个平台联手,打造特色鲜明、活跃度高、持续化运营的人才小高地、创新大平台,促进六堡茶人才链与六堡茶产业链有机融合。

该县建立“中国茶叶学会苍梧六堡茶产业服务站”,培育“六堡1号”“六堡2号”当家良种,依托刘仲华院士指导的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六堡茶八新双增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实施,投入4000万元从六大板块19个课题开展技术攻关,推动茶产业全面提升。

同时,该县重视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的发展。祝雪兰和石濡菲等六堡茶技艺传承人经常指导新学员操作传统制茶设备。

“我走过几十年茶路,今天看到年轻人用科技改造传统,心里很是欣慰。”祝雪兰说,“工匠精神,不能丢。只要我们不断创新,老工艺也能出新花样。”

目前,该县有六堡茶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1人、县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201人。

科研与传承的紧密结合,还体现在标准体系的建立上。目前,该县已发布1项六堡茶国家标准、1项研制中的国家实物标准样,以及21项广西地方标准、53项团体标准和一批企业标准。这些标准覆盖了茶树育苗、栽培管理、采摘、加工、包装、贮运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一步都严格按照统一规范执行。

3 融合发展 茶文化走进各领域

在数字化和人才驱动为六堡茶产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该县通过延伸产业链打造全域产业链融合发展园区。

黑石山茶文旅综合体项目便是其中的亮点。3月22日,记者走进黑石山茶文旅综合体,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全程机械化生产车间和现代化茶文化博物馆。车间外,设置专门的游客参观通道,让人可以近距离观看六堡茶的生产流程。游客不时发出惊叹:“真没想到,原来制茶也能这么高科技!”

苍梧县还频繁举办各类茶事活动。近年来,该县成功举办2023年北京推介会、秋季开茶仪式及多场国内外博览会,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产品品牌双双扩张。据统计,SC认证茶企已达51家,多个企业荣获有机产品和香港优质正印认证。

“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我们不仅将茶叶品质提升到一个新层次,更让茶文化走进了旅游、休闲、健康等各个领域。茶旅融合已成为六堡茶产业的一大新动能。”苍梧县黑石六堡茶源博园负责人姚舜说。

此外,该县借助“村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推动土地流转、产销对接与收益分红,全县茶企、合作社已覆盖约6.5万村民,带动茶农年均增收达3000元。

“我们希望,每一位茶农都能分享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该县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主任陈柳生说。(梁乾胜 廖伟)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3 20:04 最后登录:2025-04-03 20: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