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七年三月,苏轼离开黄州奉召赴汝州就任。这年底(据序“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他写下《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腊月二十四的小年“细雨斜风”,苏轼预试春味,在春盏春盘中体味到了“人间有味是清欢”。“蓼茸蒿笋”都是立春的应时节物,而“雪沫乳花”的视觉效果来自宋代独特的点茶方式。 在阳光暖融的春日呷一口茶,真就应了林清玄先生的那句话:“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喝茶的最高境界。 图/《茶馆》剧照 但,乔治·范·德瑞姆的出现,让我们看到完全不同的新视角,那就是从全球史的眼光来看茶:为什么茶叶的销售和征税直接影响了唐朝“国防实力”? 为什么英语里茶会被称为“Tea”? 为什么一片树叶,能成为多部航海法案、数次英荷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变量? 英国下午茶文化,到底是怎样改变英国女性地位的? 这一切,在 《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里都能找到答案。少有一部茶书 能涵盖如此漫长的茶的历史 它讲述了喜马拉雅山脉东部高地上隐藏的茶的起源、古老民族的饮茶方式、中国将茶发扬光大、各国众多因茶而变的人物命运, 直到今日茶作为全球饮料的历史。 少有哪本茶书,能把茶的前世今生讲得如此完备!少有一部茶书 能记录如此宽广的茶的征途 从缅甸的茶沙拉,到锡金的酥油茶,从日本茶道到英国人的茶时间,从美国人发明的冰茶、袋泡茶到俄罗斯人的茶炊……这本书跨越全球,遍访不同国家和文明的茶饮食,涵盖中国与荷兰、英国等国的茶叶贸易,记录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的茶叶种植。 全景式地再现了茶叶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全球化进程。它的出版社有多厉害?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出品方——甲骨文。 它直属于中国社科院下设出版机构——社科文献出版社,专注于译介国外具有学术水准的大众读物。 曾有读者这样点评它:“能把厚重的学术著作做得让人喜滋滋地抱回家,还读得津津有味,我认为也只有甲骨文系列了。”不仅如此,甲骨文甚至带动了某种风潮,市面上开始出现一系列历史类著作,无论是设计还是选题都带有明显的“甲骨文”印记。唐朝时,被僧人当作参禅时提神的茶饮料,也是唐王朝用来与藏人进行茶马贸易的重要“货币”; 宋朝流行的点茶技艺,在日本僧人荣西把它带回日本,成为日本茶道的灵感之后,让人惊讶的是,这种茶艺在中国后来的数百年里销声匿迹。茶从中国传播至日本后,催生了佛教寺院中的茶礼、俗世里斗茶之风。日后,又独立发展出了影响世界的茶道精神; 荷兰饮茶风潮盛行后,喝茶风俗在法国演变成了加奶的茶,英国则产生出新的喝茶传统——英式下午茶。 饮茶风尚从荷兰传到英国,引发了英国与荷兰的海上贸易霸权之争; 英国在北美殖民地征收高额茶叶税,塞缪尔·亚当斯带人登上三艘英国的船,将342箱武夷茶倾倒入海。这一次波士顿倾茶事件,加速了美国的独立进程; 英国为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发起了鸦片战争。英属印度茶园开始种植,全球茶叶和消费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是茶史,也是茶的 语言学、植物学百科全书 经过调配的瓶装茶饮料,味道和营养怎么样? 种植茶的土壤里矿物组成和生存在土壤里的微生物组合、茶的品种和茶树的打理、茶的冲泡等,到底如何影响茶的香气? 怎样打理茶园、对付茶树的“入侵者”,才能实现可持续种植? 这些消费者和茶人关切的现实问题,在这本茶书里也能找到专业的答案。▼长按扫描下图二维码,立即入手 手握三联数字刊年卡,却不知如何最大限度“榨干”它的价值?别急,花一分钟的时间了解: 三联数字刊,可以如何使用? 跨越时岁和地理 带你寻找茶的答案 茶,多年来一直是《三联生活周刊》深耕的话题。 从2006年至今,《三联生活周刊》已持续推出了10本“茶”专刊,探寻的路径也经历了几番演变。从关注物质层面——去各大茶山寻找最好的绿茶、红茶、工夫茶,再到精神层面——去寻找“茶之道”。 比如在这期《自由自在中国茶——踏访春茶的山水、人文与市井》中,除了对饮茶之闲情与佳境的探讨,还聊到了净室、良友、美器、好水、文火、适量、良匠、变通等饮茶的“标配”。 中国有没有茶道?中国茶的精神性如何承载? 为什么说,是陆羽的《茶经》将喝茶从形而下带入到形而上? 明清文人的茶会雅集,日本茶道的一期一会、茶禅一味,背后有怎样相似的精神背景? 除了茶在中国的历史和发展,三联也跨越地理,追寻茶在不同国度的境遇以及人们对茶道不一样的理解。当我们在印度、日本、韩国走上一圈之后,再重新将目光投回自己,很可能收获前所未料的启发,以及对自身更透彻的理解。 被英国人走私到印度大吉岭的中国老茶树树种,无意中帮我们保留住了中国传统的茶味道。那是在一百五六十年前,我们祖先曾经痴迷过的滋味。 大吉岭的茶园以此为豪,号称“大多数茶树是来自中国的原种”。 2017年,三联派出记者前往印度大吉岭,多地走访,与印度茶园主人、拍卖公司主席、茶叶局官员深度交流,后推出 《好茶之道:印度大吉岭的滋味传奇》 一刊,向读者介绍了这一古老滋味的传统与意外。如果你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现在订阅/续订三联数字刊会员,你不仅可以畅读上述所有期刊,三联29年来1200多期典藏内容,都能一键享用。 古今中外、人文历史、艺术哲思,轻松成为多个领域的“杂家”,直接升维你的智识与谈资! 现在加入/续订会员, 还赠送: 《茶——一片树叶的传说与历史》 赠品数量不多,莫失良机。 ▼识别下图二维码,立即获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