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质量较高的调研成果。为推动全省调查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和发展研究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要求,省优秀调研成果和发展研究奖评选委员会组织开展了2020—2021年度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和发展研究奖评选活动。经过初核、初评、终审等程序,共评出拟获奖成果160项。 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主动接受监督,现将上述拟获奖成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2年9月9日至16日)。 如有异议,请于2022年9月16日前向省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反映。反映情况要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提供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利、徐国添 联系电话:027-87814165,027-87235668 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和发展研究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9月8日 2020—2021年度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拟获奖成果名单(共80项) 一等奖(10项) 1.丹江口水源区绿色发展保护水环境专题研究报告 长江水利委:刘兆孝、尹炜、贾海燕、辛小康、王超 2.湖北着力打造“零工驿站”,积极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 省政府办公厅、省人社厅:黎炼、耿业武、滕勇、金洪港、万钧 3.建设湖北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调查与建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吕东升、郑家喜、宋嘉豪、王诚、王祥明 4.关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省政府研究室:杜成会、刘卫华、余璟清、李艳静、李江 5.关于坚决打赢湖北省脱贫攻坚战的系列建议 省社科院:张忠家、彭玮、倪艳、赵丽佳、刘司可 6.关于新发展阶段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思考和建议 省发改委:谢高波、鲁良超、易斐、汪训佑、张克成 7.武汉应长期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持续强化全国经济中心的战略支撑 武汉市社科院:樊志宏、周阳 8.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研究报告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郑军、张爱华、夏仕平、方艳、杨双 9.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经验及其对武汉的启示 武汉市委政研室:刘永明、刘舜馨、谢玉杰、刘会闯 10.打造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新名片——关于“两湖”治理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咸宁市政协:曾国平、潘华、刘中英、金良华、姜以钢 二等奖(20项) 11.营商环境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百余家企业的真实感受 武汉大学:程虹、范寒冰 12.湖北“思想破冰”的成因与对策 省委党校:汤红兵 13.经济高质量发展税收指数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 省政府研究室、省税务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刘月明、王琳、严少平、冉勇、解洪涛 14.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要求、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专题调研报告 省纪委监委:李莹、刘俊杰、陈怡懿、石毅鹏、赵琦 15.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研究报告 武汉科技大学:吴清明、张玲、陈婷、朱长才、方鹏骞 16.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的调查与思考 省人大常委会:王润涛、李邦恒、王继军 17.组织部门应对突发事件课题研究 省委组织部:何光、贺良川、陈富贵、赵雨 18.安徽产业投资模式对湖北的启示 省经信厅:刘海军、盛章学、刘良博、何述锋、颜升 19.关于加强磷石膏综合治理、促进全省磷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省委办公厅:张世伟、陈滢、陈胜伟、段存华、吕后郊 20.农业科技促进产业扶贫的实践模式分析与思考 省农科院:刘晓洪、鲁国梁、吴康、李琼杰、姚明华 21.关于我市金融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武汉市委办公厅:程有炳、丁力、王清妍、袁喆 22.“十四五”时期湖北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商学院:周宇、吴天勇、薛兵旺、田雪枫、林翔 23.湖北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营问题研究 省科协:王鹏 24.全省社零消费恢复提振数据分析 省商务厅、省统计局、省税务局:王济民、熊怡、宋雪、夏玉辉、唐勃 25.“能耗双控”对湖北经济发展与能源电力影响分析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吴英姿、祁利、赵东森、曾麟钧、方仍存 26.全力当好服务小微企业的责任银行——全省农商行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几点做法 省农信联社:李亚华 27.关于东风商用车产业链情况的调查报告 十堰市张湾区委:张涛、尤勇 28.加快产业集群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襄阳市委政研室:周建波、徐申、吴剑、王龙龙 29.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鹤峰县委办公室:吴忠林、陈勇 30.关于加快推进磷石膏外拓内消深化利用的建议 宜昌市委政研室:郑劢、丁双全、吴桂林、朱则、秦世军 三等奖(50项) 31.着力破除“纸变钱”瓶颈制约 省政府办公厅:刘建国、李建镇、钟守鹏、王朝峰 32.新时代机关党的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研究 省直机关工委:郭俊苹、张友斌、关杰青、罗秋、黄丽娟 33.加快建设中部崛起示范区的建议 省社科院:袁北星、彭玮、夏梁、汤鹏飞、管志鹏 34.关于建设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思考与建议 武汉市政协:徐精华、万浩、黄鹤、黄莉莉、刘哲 35.湖北省林地适宜面积研究报告 省自然资源厅、省空间规划研究院:李光、王学才、张琳、尹峰、刘敦文 36.聚焦聚力破解融资难题,做大做强湖北地方法人银行 湖北经济学院:彭芸、杨雪莱、马永健、李菁昭 37.城市工业园区、商业综合体转供电违规收费问题督查情况报告 省委办公厅:丁利民、马礼会、游兵成、卢天梁、甘长来 38.打造“十四五”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湖北样板” 武汉商学院:高芳、刘玉堂、李亮宇、李奕、李捷 39.湖北中医药服务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建议 湖北中医药大学:李习平、唐昌敏、王迪、陈熙、刘毅 40.湖北光通信产业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武汉海关:杨良勇、杜鹃、陈玥、朱宏驰、黄刚 41.沪浙皖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调查报告 省市场监管局:宋少华、韩明山、王勤、余璟清、曹本锋 42.补齐农业全程机械化短板,确保粮食免遭“仓门灾” 湖北广播电视台:郭小容、吴博军、姚涛 43.湖北省贫困县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支持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财政厅:刘辉文、靳炜峰、熊彪、王岳坤、段宽 44.关于学习考察安徽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陈宽宏、董慧丽、刘江文 45.湖北生猪产业链如何拓展 省社科联、华中师范大学:李闻一、汤学兵、齐求兵、孙德芝、汪鑫 46.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建设的调研报告 省卫健委:涂远超、张定宇、洪志华 47.关于保护传承红色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建议 湖北民族大学:谭志喜、李烨鑫、李华霖、姚伟钧、陶丽萍 48.我省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问题及审计建议 省审计厅:张文宗、闵国文、李春艳、陈曦、陈冉 49.湖北省互联网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调查研究 省委网信办、湖北经济学院:李涛、朱宝林、叶晓东、陈中利、刘魁 50.“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发展研究——湖北省外墙保温工程管理调研报告 省住建厅、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办公室:龙宁、董文斌、童明德、马骁、彭德柱 51.湖北推进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研报告 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李筱霏、叶祯祥 52.中国医改的“点睛之作”——县域医共体建设 省医疗保障局:戴伟、戴纯、张霄艳、李颖、游源 53.“两征两退”改革给征兵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及对策研究 湖北大学:周勇涛、肖德、郭志文、张力、陈薇静 54.关于加快盐化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应城市委办公室:徐长斌、甘鸿鸣、陈邦 55.关于我国早粳稻科技创新发展情况的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满建国 56.宜昌市推进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发展情况及建议 宜昌市经信局:丁庆荣、宋祥林、魏金江、易正淼、陈丽涵 57.推动新业态劳动关系和谐发展的调研报告 省总工会:朱方、叶彬、廖飞 58.关于推进“协商在一线”的实践与思考 黄石市政协:周蔚芬、万建新、石子坤、柳轩青 59.抓住耕地要害问题 筑牢粮食安全基础——我省耕地质量现状与保护建议 省农业农村厅:叶俊、何迅、胡群中、任文海、刘涛 60.我省菜籽油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省粮食局:胡新明、李硕、龚伟、肖竞、岳忠军 61.以规范农村建房和引导农民进城为突破口,加快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咸宁市委政研室:黄建平、刘志杰、尹峰、杨文 62.关于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圈的几点思考 荆门市科技局:王展欧 63.关于人民法庭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省法院:覃文萍、邵远红、王艳、张浩、梁琦果 64.在线基础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王继新、付卫东、左明章、宗敏 65.高度关注碳达峰碳中和下的公正转型 人行武汉分行:李斌 66.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协作区战略研究 十堰市委办公室:蔡贤忠、管聪、凌吉先、叶靖 67.依托武汉城市圈、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民建湖北省委:韩民春、夏韬、曹莹莹、袁伟俊、毛春英 68.关于武汉加强金融后台中心建设的报告 湖北银保监局:崔维琪、罗文波、张鹏 69.联村产业园 走出共富路——江陵县联村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模式探析 江陵县委组织部:黄建军、南雪生、李忠华 70.黄冈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 黄冈市政府研究室:蔡伟、冯伟 71.通山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情况报告 通山县委政研室:宋朝阳、张扬、朱必吨 72.关于完善我省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黄石市西塞山区委:晏勇 73.乡村人才振兴来凤模式探索实践 来凤县委办公室、来凤县乡村振兴局:王胜澎、毛兴、陈世林、孙伟座 74.推进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研究 荆州市委政研室:刘翔、赵新亮、李日兵 75.枝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枝江市委办公室:曹威、李小冲、邓娜、黄玺、郑乐强 76.关于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的建议 湖北银行:张华 77.恩施玉露品牌建设与保护的调查与思考 恩施市政协:张凤、甘艳、吴昌乾、吴秀忠、刘长富 78.借鉴湖州经验、做大做强荆门块状经济 荆楚理工学院、荆门市社科联:丁建军、李柏武、邹雪莱 79.孝感日商产业园的经验与启示 孝昌县委:胡斌 80.智慧城市下的市域治理模式研究 鄂州市委党校:闻新国 2020—2021年度湖北发展研究奖拟获奖成果名单(共80项) 一等奖(6项) 1.关于我省集成电路产业链稳链强链的调研报告 省经信厅:刘海军、盛章学、江舫、刘良博、易飞 2.以优化外贸营商环境为突破口,推动我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武汉大学:邹薇、庄子银、雷浩、李静晶、程小佩 3.协同碳中和与生态安全的湖北省城乡高质量发展示范政策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宋小青、王绍强、郭海湘、吴巧生 4.湖北开放通道发展调研报告 省委办公厅:吴庆华、陈胜伟、段存华、王席文 5.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再出发 湖北经济学院、武汉市政府办公厅:方洁、梅林、魏森、陈澜、王里 6. 关于农村小型建设项目的调研报告 省委政研室(省委改革办、省委财经办):江国志、孙瑜、周明 二等奖(20项) 7.数字化助力湖北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湖北大学:万小妹、余日季、李志飞、王平、许力飞 8.“十四五”时期加强湖北省财力保障的政策建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月梅、刘二鹏、赵明洁 9.湖北省数字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省发改委:谢高波、秦健、肖竞佳、吴芸、王威 10.加快推进我省县(市)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升级转型的建议 省政府办公厅(参事室):潘世炳、魏建国、刘方、何国华、文云波 11.推进湖北食用菌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的对策建议 华中农业大学:张俊飚、颜廷武、李文静、吴月丰、赵丁洁 12.湖北高校毕业生留鄂情况研究报告 省科协、江汉大学:刘义、高芳、王耀辉、陈雷、储著斌 13.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建设要突出抓好“五个基本盘” 华中科技大学:黄亚平、彭翀、张梦洁 14.全力破除开放发展的堵点难点,积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 省商务厅、省政府办公厅:刘正海、刘建国、钟守鹏、唐勃、漆一凡 15.关于湖北发挥资源优势做强红色旅游的思考 省政府办公厅:吕勤刚、李建辉、秦军荣、杨奇、陈波 16.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创湖北基础设施新优势 武汉理工大学:徐宏毅、徐硼、邹卫兵、范欲晓、谌雅琪 17.关于建设武汉碳中和示范区、打造低碳经济中心的建议 省宏观经济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邓逸、齐睿、杨光星、郭明晶、朱国辉 18.关于建设智慧长江促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民盟湖北省长江委委员会:黄艳、杨光、张季、王永强、罗斌 19.加快推动湖北科技强省建设的重点问题研究 省社科院:张忠家、白洁、高慧、陈莉莉、吴晗晗 20.加速新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补齐湖北农产品供应链短板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经济学院:高刃、冷凯君、潘林、陈金波、马士华 2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湖北经济学院、省农业农村厅:李敏、孙建刚、卢同郦、李聚森、刘艳 22.以内外贸一体化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武汉大学:余振、周明、王净宇、肖尧、左挺 23.关于打造湖北省糯稻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建议 武汉纺织大学、长江大学:刘在洲、汪发元、田小海、张运波、王良波 24.两岸融合发展:台胞助力乡村振兴的难点与建议 华中师范大学:郝亚光、冯超、梁婷婷、吴讷 25.以“四个加快”推动武汉经济高质量发展——武汉与成都、南京、杭州等同类城市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武汉市税务局、武汉市发改委:沈永刚、田雁、舒亚东、俞军、张磊 26.发挥湖北综合优势,加快推动国家绿色新能源船舶创新示范区建设 省委军民融合办:袁善谋、郑光权、杨德义、文森 三等奖(54项) 27.当好区域创新发展“领舞者”,打造科技创新“主引擎”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市政府研究室:陈要军、李之好、张佩芬、曹磊 28.湖北省生猪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华中农业大学:青平、陈通、刘兴斌、闵师、李剑 29.湖北武汉航空客货“双枢纽”战略规划研究 湖北机场集团有限公司:陈辉、熊新文、李汛、王美成、张巍匀 30.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持续优化营商惠民环境 省社科院:陈文华、夏梁、杨述明、陈莉莉、李灯强 31.湖北省加强磷石膏资源化利用、促进磷化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周俊、汪再奇、余尚蔚、刘珩 32.关于构建我省公铁水空综合集疏运体系的问题、路径与对策 省社科院:卢青、邹进泰、彭智敏、赵丽佳、王金华 33.科技创新支撑湖北暴雨防灾减灾对策研究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崔春光、王斌、李傲、彭涛、叶建元 34.湖北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武汉海关:杨良勇、祝自力、郭永泉、王馨悦、潘群慧 3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建立反贫困长效机制研究 武汉大学:王增文、陈玉成、管理定、胡国恒、陈晨 36.推动“宜荆荆恩”城市群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三峡大学、宜昌市委政研室:何伟军、袁亮、孔阳、安敏、秦弢 37.关于加快湖北省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建设的建议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中石化江汉油田工程院:杨春和、李阳、施锡林、马洪岭、张蕾 38.提高武汉城市抗风险能力、建设韧性城市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灿明、刘二鹏、鲁元平、石智雷、谢冰清 3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与对策 省水利厅:熊渤、雷明、杜赟、林楠、宋杰 40.关于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 湖北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杨道虹、方书品、杨道州、熊鸿儒、杨威 41.湖北现代农机装备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约束与突破路径研究 湖北工业大学、省农科院:李平、潘经韬、王维薇、彭育园、纪华 42.创优营商环境,打造金字招牌 宜昌市政府研究室:朱先林 43.新型建筑工业化背景下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培养的瓶颈分析及对策建议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周永、卢雪松、肖衡林、陈旭勇、王庆 44.“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活动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省文旅厅、省委政研室:刘伟伟、余爱民、李巧玲、黄康胜、方磊 45.引江补汉工程在湖北省水安全保障中的战略地位研究 省科协:王忠法、王光谦、徐少军、李瑞清、周明 46.加快推进武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张毅、程晨、周华民、王君泽、宁晓静 47.打好“五个一”组合拳,加快推进科技赋能湖北碳达峰碳中和 省直机关工委党校:张丹、刘洋、屈媛媛、岳松、张路 48.湖北省城乡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研究 省住建厅、省规划总院:万应荣、李红、樊伟、何佳、王岳枫 49.壮大省级优势产业集群,打造“中国卫生用品之都”——关于湖北省千亿纸卫品产业集群的实践与思考 孝感市孝南区政府办公室:杨建新、李劼、陈颖 50.提升我省产业链稳定性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湖北经济学院:付宏、陶珍生、梅怡明、冯银、邬昶俊 51.湖北战略性资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巧生、成金华、黄晓玫、郭海湘、周娜 52.关于鄂州市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的思考 鄂州市政府研究室:胡民强、蔡勇、王伟、何述锋、季晓磊 53.关于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供需发展规律、提高我省金融支持精准供给的建议 武汉理工大学:杨青、刘星星、赵坤强、刘洋、杜坤 54.湖北省颠覆性技术创新推进实践路径 武汉科技大学:欧光军、张宏娟、童泽平、任凤玲、黄天蔚 55.以文化擦亮“宜红”茶品牌,助力我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张淳、刘再起、吴斯 56.深化“五个融合”,促进湖北县域融媒体建设 湖北大学:李荣娟、卿菁、孙友祥、涂一荣、王章君 57.湖北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情况调研报告 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谭承勇、时明国、周家庆 58.关于全省基金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 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徐凯、杨承锡、石晓峰 59.科创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人行武汉分行:马运生、陈波、曾妮、刘诺 60.巩固确权成果,拓宽融资渠道——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破解市场主体融资难 恩施州政府研究室:丁志富、黄世德 61.关于发挥湖北水资源优势推进水电用能权市场化交易改革的调研报告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李生权、吴耀文、高雄、刘翊枫、彭子扬 62.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促就业创业的调研报告 中南民族大学、省民宗委:饶映雪、戴德艺、谭兵、彭绍华 63.湖北市场主体发展大数据分析与对策建议 省市场监管局、武汉大学:邹贤启、王长征、王勤、黄敏学、李文成 64.以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式突破发展助力襄阳新兴产业裂变升级研究 省社科联、襄阳市社科联:张克中、田文迪、陈红、严有为、魏桐 65.武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创新基地产业规划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凌汉东、张军、熊朝辉、光振雄、郑光辉 66.“十四五”时期襄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000亿元的路径研究 襄阳市统计局:廉剑锋、孙婧、张宵 67.关于湖北率先构建新时代生育友好型社会支持体系的建议 黄冈师范学院、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砥、汪卫民、黄勇奇、胡红兵、熊晶晶 68.关于建设高职创新发展高地推进科技强省的建议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叶学文、王社、袁博、宋晓晴、吴伟俊 69.关于十堰茶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十堰市政府研究室:邓勇军、杨勇、赵永峰、陈赟、王华易 70.咸宁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的培养实践与经验探索 湖北科技学院、咸宁市卫健委:白育庭、闵清、高卉、梅武轩 71.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 江汉大学:庄桂成、舒玲娥、张贞、赵亚琪、李田 72.“三治融合”发展与市域社会治理体系能力现代化建设(湖北宜都模式)研究 宜都市委:周叶中、秦小建、郭亮、谭建国、朱俊亭 73.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打造“好正实优”省份 省委党校:吕伟、汤红兵、胡东、程西军、盛翱 74.推动零工经济发展,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 湖北工业大学:胡放之、邵继红、张英、张燕华、王婵 75.关于荆州高质量发展的产业培育路径研究 荆州市政府研究室:李雄文、吴方喜、刘银华、黄立立 76.湖北省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立法研究 湖北警官学院:张建良、万向阳、黄石、魏琴、刘菲 77.守望粮仓,竞进协同——江汉平原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武汉轻工大学:高全胜、祁华清、王锐、樊琦、陈会玲 78.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湖北西部山区县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武汉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柯玲、韦玮、刘锡伟、熊胜绪、马光菊 79.关于加快万里茶道申遗、助推我省茶旅文产融合发展的建议 省政府办公厅(参事室):周勇、马占军、刘方、石聿新、王风竹 80.思想破冰、产业突围,加快荆州建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省社科联:魏龙、邹薇、彭定赟、金桥、喻平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