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山西省 茶 香 飘 远 水滚茶靓、一盅两件 , 与亲朋好友闲话家常, 悠然自得地度过假日的上午时光, 是不少澳门人的生活日常。 作为古人“开门七件事”之一, 茶已深入平常百姓家, 并发展出深厚博大的 茶艺、茶道、茶民俗、茶文化, 传扬到世界各地。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已于2022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澳门作为茶叶走向世界的门户, 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茶文化遗产。 今天, 带大家走进茶文化馆, 细细品味来自澳门的悠远茶香! 首座茶文化主题博物馆 澳门茶文化馆于2005年6月开幕,是澳门唯一以茶为主题的展示馆,透过茶具、茶画、茶楼藏品等,展现澳门的茶文化、茶历史、茶缘,从而推广中华文化。 走进馆内,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怀旧味道。 馆内收藏很多与茶相关的珍贵藏品 外销茶具展区 澳门转销茶叶400多年 现时,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茶,而饮茶和种茶,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地传播出去。中国茶经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欧美,澳门担当了一个重要角色。 1533年,葡萄牙人抵澳后开始接触中国人的饮茶习惯。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经澳门贩运中国内地茶叶往欧洲,从而在欧洲缔造饮茶文化,澳门因而成为中外茶贸易中重要中转站,茶历史亦延伸至西方国家 。 1662年,爱喝茶的葡萄牙公主凯萨琳嫁给英国王子后,把喝茶的潮流带到英国上流社会,英国人喝“下午茶”的习惯延续至今。 中国的茶叶贸易,亦在中国商品出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茶叶外销,最初都由外商在广州购入,经澳门运销到欧洲、亚洲乃至美洲各国,18世纪初开始有华商参与茶叶贸易,同样经澳门出口。 民国以后,经济萧条,中国境内茶园荒废,茶叶产量和出口量由高峰急跌,连带澳门的茶叶转口贸易大受打击。 另一方面,因内地大型茶产区的茶叶加工基本停止,澳门茶庄购入新鲜未经处理的茶叶,聘请师傅进行加工,造就了澳门制茶业的发展,抗日战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更是澳门茶庄发展的黄金期 。 茶馆承载昔日濠江情 茶醇,情浓;茶文化馆承载着澳门悠久历史与纯朴民情。据馆内资料记载,澳门的第一间茶楼为1863年(清同治二年)的近仙楼。十月初五日街是昔日茶居、茶楼的集中地,至上世纪50年代,著名的传统粤式茶楼有远来、得来、六国和冠男茶楼 。 在茶文化馆内冠男茶楼一个角落,可以看到传统茶楼的格局,圆桌上摆设了水壶、茶壶、茶杯组、点心蒸笼、鸟笼等,古色古香的窗花,让人仿佛走进昔日的粤式茶楼。 昔日远来茶楼正门 昔日的得来大茶楼 昔日六国茶楼 展馆翻新 欢迎参观 澳门茶文化馆位于卢廉若公园内,由著名建筑师马若龙统筹设计,带有葡萄牙特色的外观风格,配上中国色彩的瓦片屋顶,设计中西合璧,与卢廉若公园内的苏州园林景色互相辉映,份外别致。 经过多月的翻新工程,澳门茶文化馆已重新开放。除优化藏品展示及基础设施外,还增加特色造型装置及游戏亭,欢迎大家前往参观。 地址:澳门荷兰园大马路卢廉若公园 开放时间:上午9时至晚上7时(逢星期一休馆,公众假期照常开放) 票价:免费入场 每月第一、第三及第五个周六及周日下午3时至4时,定期提供专人导赏 。 内容制作及资料来源 制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局 资料及图片:市政署、《澳门》杂志 (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列明上述资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