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 《文会图》(局部) 北宋赵佶以及宫廷画家共同创作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宋代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 《茶录》记载,将茶碾成细末,置茶盏中,以沸水点冲;先注少量水调膏,继之量茶注汤,边注边击拂,使之产生汤花(现时称泡沫),达到茶盏边壁不留水痕者为佳。这时候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的茶沫饽,既可写诗作画,也能体会品茗。 震旦博物馆往期点茶活动照片 点茶法从宋代开始传入日本,流传至今,现在日本茶道中的抹茶道采用的就是点茶法。 “斗茶”也是宋代茶事活动主要内容之一。 当时流行于上流社会、文人雅士之中的斗茶形式,主要是猜测茶叶的产地、辨别茶叶的采摘时间、说出当下喝的是春茶还是秋茶,以及辨明点茶之水的来源和品质。 《斗茶图》(局部),南宋 刘松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茶具图赞》审安老人 审安老人,南宋人,姓名无考,著有《茶具图赞》,并用白描手法绘制了茶具图册。 茶具共有十二种,以拟人法,称之为“十二先生”,分别赋予姓名、字、雅号,并用官名称呼之,分别详述其清新高雅之职责,以表经世安国之用意。 听茶点茶,梦回北宋。 原标题:《AM 生活美学 | 梦回北宋:宋代点茶雅事工作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