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在隋唐之前完成了启蒙。接下来,让我们在唐宋,甚至蒙元的茶世界一睹它的风姿。 唐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饮茶之风盛行于全社会,因而在制茶工艺、饮茶器具、品茶礼仪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唐代陆羽的《茶经》首先对此作了详细的梳理论证,奠定了后世论茶的坚实基础。唐代茶文化的繁荣和鼎盛,与唐朝各代皇帝喜欢饮茶用茶,以及对茶文化的重视密不可分。唐中期以后,茶饮别开生面,茶画也伴随盛唐茶文化而兴起。唐代是茶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时代。 北宋时期饮茶已经成为普遍的世俗行为,这种茶文化生活氛围催生了斗茶的流行与普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和儒雅人士也喜欢以斗茶的方式来展现他们的生活情趣、精神风貌和道德操守,推动了斗茶向着更高级的艺术化阶段发展,同时也赋予了斗茶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今日,如果有闲情逸致,读完文字后自己稍作尝试,以现实的体验感受古人的情怀,在时空中穿梭也不错哦。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提出中国茶道内容的核心思想,将茶文化推向极致。一代双料皇帝的佳作,不可不知不可不读。 14世纪,茶成为蒙古族推崇的饮品。元朝统治者在版图内优质的茶叶产区设置了茶场,所产茶叶供蒙古贵族享用。随着文人阶层在这一时期的没落,以及蒙古族本身的民族特性,散茶开始普及和流行,茶叶加工方法也得以发生变化,其中一些变化深刻地影响了今天的制茶。 更多内容,请阅读2024年05-06期《文明》杂志出版的中国茶特刊《中华茶 · 心之韵》中的“兴盛与理论:唐宋盛世,茶饮气象万千”一文。 若 想 了 解 更 多 茶 文 化 欢 迎 点 击 封 面 订 阅 本 期 杂 志 《中华茶 · 心之韵》纪念特刊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