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汉族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潮州工夫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古典流派,集中了中国茶道文化的精粹,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的煎茶道、中国台湾地区的泡茶道都来源于中国广东潮州的工夫茶。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好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 汉朝 ,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茶”,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我国茶文化糅合了佛、儒、道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茶道集宗教、哲学、美学、道德、艺术于一身,是艺术、修行、达道的结合,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课程简介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丰富的有关茶的精神文化,这就是中国特有的茶文化,属于文化学范畴。 教师简介 余和祥: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化学系客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文化史。先后任湖北省"三楚学术研究中心"干事长,《楚天都市报》专栏作家,湖北经济台特约主持人。大型电视片《百年武汉》《往事中国》等总撰稿或历史顾问。 原标题:《【全民艺术普及】小艺老师课堂 中国茶文化⑫》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