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世博会博物馆 世博会博物馆 走亲访友拎一盒好茶,闺蜜聚会打卡一间“围炉煮茶”,窝在老家的被窝里看古装剧中的“大家族”添茶品茶......如今,喝茶成了新风尚,大家直呼“属于中国人的DNA动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茶、制茶、品茶的国家,中国茶文化的内核更是受到道、儒、佛家等哲学思想的影响,早已成为提升精神世界的载体,更折射出中国与世界的和谐相处之道。 自唐朝始,中国茶文化随着禅宗传入日本,在融合了日本本土社会生活后,形成了兼具宗教、艺术、文化多元素的文化活动,而茶道也不再仅是一种饮茶的仪式,更是一种审美体验和心灵修养的方式。 茶之入世—— tea culture 演变史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文化内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叶开始,茶就走进我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并渗透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时,在我国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之下,逐渐形成了目前的茶道文化。 图源影视剧《知否》剧照 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之大延展全世界,从种茶、制茶的技术到饮茶品茶的习惯,再至茶具茶室的打造,以及潜移默化中深入的茶道理念,它们无不是大美中国的一方剪影。 他国匠人也在汲取中再创造,亦形成了他们独有的“茶道”。 以茶入道—— tea culture 茶道思想 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奠定了日本茶道的核心思想,延续了村田珠光的“佛法即在茶汤中”的思想,改珠光提出的茶道思想“谨敬清寂”为“和敬清寂”,确定了日本茶道的基本思想与精神。 千利休画像挂轴 20世纪上半叶纸本水墨 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敬:对人、事、自然的敬重。 清:环境情景清洁幽静,主客清心静思。 寂:茶禅合一的最高理念,不受外界干扰,达到自我实现、自身和谐的境界。 物佐品鉴—— tea culture 精致器皿中的“和” 我国的茶韵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只有高品质的茶叶、好的水源、优秀的环境、精美的茶具相结合,才能体会到茶叶中所蕴含的茶韵,所以“和”代表的是茶叶本身。 而日本茶道文化也追求“和”,但他们的“和”指的是调和,是各种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协调。 比如在茶室中,茶师的插花讲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肥前烧古伊万里风盖罐 葫芦形花瓶 小香盒用来收纳练香或香木,茶师会在炭点燃前将香投入炉火。 蛤蜊形香盒 三友扇图莳绘香盒 柿形香盒 不可或缺的各类精致器皿与美好的茶室场景相辅相成。 茶碗 现场陈列 他们追求通过严谨的技法步骤、精美的器皿物件等来达到精神内涵的提升。 以茶会友—— tea culture 请君入席 “击拂既力,色泽渐开,珠玑磊落 ” ——宋徽宗《大宋茶观》 宋徽宗赵佶撰曾在关于茶的专论《大观茶论》中用上述绝妙的诗句形容宋代点茶的过程,意在形容用茶筅搅打茶汤并注水后,茶汤色泽逐渐开朗,盏里同时存在大、小泡泡,如同众多的珠宝堆积,错落分明。而日本茶道的抹茶手法也是由此习来。 图源影视剧《梦华录》中点茶场景 日本茶室的装潢陈设很考究,它们往往效仿禅寺,风格简约又不失雅致,颇有世外桃源之境。另外,日本茶道对规定程序有着繁琐的流程和要求,茶室内的摆设、布置也有严格的规定。 “粹美东方——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日本文物特展”第一单元中就布置了同款茶室场景,欢迎参观打卡,以茶会友,与您在世博会博物馆“一期一会”。 中国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而传向全世界。 从茶叶产区到无茶之地,茶始终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流通的重要物资之一。从邻邦到远洋,茶文化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中交流互鉴,使世界文明更加丰富多彩。 摄影:林倩蝶 原标题:《新年假期得闲饮茶,中国茶香飘世界》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