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盛茶道

当前位置: 汉盛茶道 > 制作工艺 > 文章页

用茶的早期时光:茶树的起源和最初的茶踪迹

时间:2025-05-17 09:52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4 次
一直以来,人们将中国西南地区视为茶树原产地,只是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似乎向我们表明,茶树的起源地在中国可能不止一个。关于茶的起源,国际国内的一般共识是: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巴蜀地区则是世界茶业和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之地。这个推论分成两个部分。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部分: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

一直以来,人们将中国西南地区视为茶树原产地,只是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似乎向我们表明,茶树的起源地在中国可能不止一个。

关于茶的起源,国际国内的一般共识是: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巴蜀地区则是世界茶业和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之地。

这个推论分成两个部分。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部分: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云南省景谷县发现了以宽叶木兰(新种)为主体的景谷植物群化石。这一植物群化石是我国少见的渐新世植物群,也是唯一没有受到第四纪冰川波及的区系,仅见于景谷盆地,距今3540万年。

木兰植物群化石,主要分布在北纬22度5分至25度之间;而野生茶树则主要分布在北纬21度零8分至25度58分之间。由于这两者之间分布区域有重合,且都是常绿阔叶乔木型,生态习性上都具有喜温、湿、酸,耐阴怕碱等习性,所以当时推论这两者之间具有遗传演化关系。

1994年,湖南农业大学的学者根据资料,做出了更详尽的推演,认为:最早出现的被子植物是木兰目,经五桠果目演化成山茶目,山茶目的山茶科山茶属再演化成了现在的茶树。山茶目植物起源于大约距今6000万至7000万年之间的始新世和古新世,而山茶属植物则可能起源于距今4000万年的渐新世。

20世纪80年代,贵州在进行野生茶树调查时,在晴隆县海拔1650米的云头山发现了一个疑似茶籽化石的物品。经过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这是一个距今164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四球茶(即一个茶果中有四颗茶籽)的种子化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唯一的茶籽化石。为茶原产于中国西南再次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

但是在这之后至西汉时期有文字记载西南茶事之间,中国西南地区的茶树经过了怎样的变化?又是如何被人发现和利用的?迄今为止,考古发现还没有为我们提供更确切的线索。近年来,在长江下游的浙江沿海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茶的最早人工使用痕迹,却弥补了这段时间的空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与之前推测不同的地图。这提示我们,要么是在西南地区最早演化出的茶树可能在之后环境类似的同纬度地区有了更广泛的传播,或者在中国的同纬度地区本就存在多个茶树起源地。

这当中的第一个重要考古发现是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所发现的一颗8000多年前的山茶种子,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的茶种子。

2001年,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遗址发现了多个精心加工过的贮藏坑,或烧土,或衬木板,用于贮藏备食用的橡子。在T0510的第7层,出土了一堆橡子壳和一颗山茶种子。在人为环境中发现的这颗茶籽,不管是有意拾取还是随着可食用的橡子一起随手拾得,至少表明在8000多年前的长江下游浙江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有茶树存在。由于这颗山茶种子为孤例,随手拾取的可能性更高。

时间往前进展1000年左右,即在距今5000年至7000年的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河姆渡遗址的第四文化层(7000年-6500年前)的古村落干栏式房屋附近,发现了数量极多的樟科植物叶片,有的叶片还集中装在同一个罐子中,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原始茶遗物。由于在这些叶片的同地层中,并未发现有樟科植物的花粉,因此推断这些叶片可能是从离遗址较远的地方采集而来。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一大批干栏式木构建筑、原始纺织机构件、植物纤维编织物以及人工栽培水稻和驯养动物等遗存,表明和萧山跨湖桥遗址人类仍处于采集狩猎时代不同,此时人类已经开始进入定居生活模式,但是还没有开始种植茶。

时间再往前进展1000年左右,就在距离河姆渡遗址7公里的地方,在另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余姚田螺山,考古学家发现了人工种植茶的痕迹。田螺山遗址的文化层分三个阶段,形成于距今7000至5500年,山茶属树根出土于第三阶段的文化层之下,而树根所在土坑打破第二阶段的文化层。根据树根所在地层年代的碳14测年技术的科学测定和出土陶器等遗物的形态特征确定,这批树根生长于距今6000年左右。

树根是位于遗址中干栏式建筑附近距地表1米多深的土层中的两片不规则浅土坑中。在略深的一个坑中,坑口范围土色呈深青灰色,与周围区别明显且土质湿软,其间可见较密集的点状褐色腐朽植物痕迹。往下发掘,逐渐更多地暴露一些枝条状、块状或球状的植物根茎,含水量大,并从周围泥土中清理出一些碎陶片和烧土块等生活废弃物。由此判断,这些茶树是扎根于人工挖掘过的熟土浅坑内,为人工有意栽培。

之所以能确定这些树根是茶树,一是通过木材样本分析,均属山茶属Camellia的同种树木,一是通过检测当中的茶氨酸,发现其含量接近活体茶树主根。这处茶树根植物遗存,是迄今为止我国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的遗存。这一遗存强有力地证明,至少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国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利用茶树。

我们知道,茶叶并不能提供能量,因而并非必要食物,此时人们种植茶树是用来做什么呢?有研究者推测是用来做药的,也有研究者认为具有宗教作用。现在都还难以定论,还需要人们之后更多地发现和研究。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5-18 00:05 最后登录:2025-05-18 00:05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