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盛茶道

当前位置: 汉盛茶道 > 制作工艺 > 文章页

非遗传承人走进高校传播非遗技艺、传承工匠精神

时间:2025-04-26 21:58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3 次
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

工匠精神是时光长河中永不褪色的执着坚守,非遗是民族记忆传承不息的鲜活载体,近日,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与物联网学院通过邀请多名非遗传承人来校开讲,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深刻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非遗传承人的匠心中感悟工匠精神、劳动精神,更好提升个人的技术技能水平。

剪影校园·匠心筑梦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让非遗剪纸在青春校园里“剪”出别样精彩,非遗剪纸传承人周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剪纸技艺活态化传承讲座,系统讲解了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及基本技法,带领大家领略了剪纸艺术的深厚底蕴。

“同学们,下面请大家跟随我一同开始剪纸体验”,周老师从细节入手,针对剪纸中的难点——小窗户的镂空处理,传授了独门技巧,“大家先用剪刀尖端轻刺红纸,形成微小孔洞,再沿边缘缓缓推进”。过程中,同学们或屏息凝神、或低声交流,所有人的精神都聚集在一个个小小的图形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心雕琢,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作品跃然纸上。

青年大学生詹欣堉在开心得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时,与身边同学谈论起自己的感悟,“非遗技术是几代人匠心的传承,做好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专业的技能水平特别是对技艺的执着坚守”。

茶韵三叠·非遗茗香

“南浔三道茶是接待客人的礼仪,第一道用糯米制成,甜甜蜜蜜;第二道要加入熏豆、胡萝卜、桂花、紫苏等,口味丰富;第三道则是清茶,泛着淡淡苦味而后又回甘,所以啊,这三道茶的技艺中蕴藏着很多人生的哲理”,南浔三道茶传承人王一士正将三道茶的寓意娓娓道来。

同学们认真聆听,一同参与到三道茶的冲泡过程中来,待第一道甜茶端上桌,那浓郁的米香瞬间弥漫在空气中。第二道茶既有熏豆的翠绿、胡萝卜的橙红、又有桂花的金黄、芝麻的清白,各种色彩在茶汤中交织融合,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浅尝一口,各种独特风味便在口中散开。最后的清茶,茶汤清澈透明,泛着淡淡的绿色,一口便将刚刚所有味道缓缓收束。

“湖州茶文化源远流长,南浔三道茶更是融入了地方的特色文化,在制作、冲泡、品尝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非遗技术传承的重要意义和传承非遗技术的责任使命”,青年大学生卢思荟感悟道。

丝缕匠心·扇舞新生

在湖州,蚕桑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蚕丝扇作为其中的代表技艺,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的瑰宝。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顾明琪先生将蚕茧蒸煮后慢慢挑拣出丝,缠在每位同学的扇子上,柔软的蚕丝在空气中轻盈舞动,似是被赋予了生命的灵动精灵。洁白如雪的蚕丝,带着淡淡的自然光泽,在同学们手中交织、缠绕,渐渐勾勒出扇面的轮廓。蚕丝细微,一个不小心就会扯断,同学们小心翼翼,眼神紧紧盯着手中的蚕丝,在顾明琪老师的引领下体验这项独特的技艺。完成后,大家都激动不已,纷纷拿起自己的作品仔细端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我是学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在蚕丝扇制作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学习中必须脚踏实地学知识、千锤百炼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陈晨说道。

一剪,剪出学府轮廓;一茶,品出人生百味;一扇,摇出岁月清欢。此次主题活动以非遗传承为媒,通过“观、学、做”三位一体的体验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年轻一代心中悄然生根,更好地通过实践感受工匠精神,让青春之花盛开在非遗技术、工匠精神学习传承的道路上。(文/沈铭灵)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27 04:04 最后登录:2025-04-27 04: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