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家宋代点茶体验店里,90后宋代点茶师喻蓓佳身着中式旗袍,正在为来自巴基斯坦的游客展示非遗宋代点茶。她分批次在茶盏中注入清水,手持茶筅击拂茶汤,飘荡的沫饽如雪花般晶莹绵密。点茶完毕,她又展示了一种在茶汤上书法绘画的技巧——茶百戏,只见她轻挥茶匙,一个篆体“茶”字便跃然茶汤之上,引得游客连连赞叹。 宋代点茶师喻蓓教授巴基斯坦游客点茶技艺。 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 中国饮茶方法先后经过了唐代烹茶、宋代点茶、明清泡茶以及当代饮茶等几个发展阶段。中国茶史上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点茶在中国茶道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22年,随着电视剧《梦华录》的热播,宋代点茶在全国掀起热潮,点茶师这一职业也随之兴起。 90后新疆姑娘喻蓓佳是宋代点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宋联可的弟子,在北京开设了两家宋代点茶工作室,受到了中外游客欢迎。“我从小就喜欢非遗文化,也曾向很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请教,现在我开办工作室的同时,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非遗文化 ,让世界看到中国的非遗之美。”喻蓓佳接受上游新闻(报料邮箱:[email protected])记者采访表示。 喻蓓佳大学毕业之后,本在北京一家国企从事财务工作,因为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所以对传统手工艺有着独特的情怀,于是辞职开始学习非遗宋代点茶。 “在大家的印象中,从事非遗相关职业的年轻人很少,大部分从业者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师傅。”喻蓓佳说,宋代点茶师这个职业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很多年轻人喜欢到我的工作室体验宋代点茶,也有很多企事业单位邀请我去办讲座,传授点茶技艺。” 喻蓓佳在茶汤上写下篆体“茶”字。 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 谈起从事这个新职业的过程,喻蓓佳告诉记者,刚开始创办工作室之时,曾教游客制作日式和果子,“大家在体验过程中常常提到日本的打抹茶,其实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宋代的径山茶宴随佛教东传至日本,逐渐发展为日本茶道。” 《梦华录》的热播让宋代点茶备受关注,喻蓓佳也因此对这一技艺产生了浓厚兴趣。她通过网络搜集了大量资料进行自学,但总觉得理解不够深入。于是,她专程前往江苏省镇江市,拜宋代点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宋联可为师进行系统学习。 喻蓓佳介绍 ,宋代点茶是宋人饮茶的一种方式,它的相关技艺一直流传至今,有很多流派。2019年1月,宋代点茶被列入镇江润州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年,我们宋代点茶师这一团体都在努力,我们有完整的传承谱系,想把宋代点茶推向更高的舞台,想让它被更多的人了解。” 喻蓓佳说,“在宋代,李清照等才女都擅长点茶,在她的词作中,展现了和友人在一起时用活火煮水,细心分茶的场景,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之美,也蕴含了对女子参与文化创作的肯定。” 喻蓓佳推广宋代点茶。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喻蓓佳工作室里,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很多外国友人也在体验宋代点茶。喻蓓佳身着中国古典服饰,盘着宋代发髻,以一套严谨且优雅的行茶仪轨,展示中国的茶文化,“第一步行礼,向来看点茶表演的宾客表示欢迎,然后我会用沸水冲洗茶具。第二步是请茶筅,一敬茶祖神农、二敬《大观茶论》、三敬茶友。” 除了推广宋代点茶,喻蓓佳还积极学习其他非遗技艺。目前她是北京一家非遗研究院的研究员,也是一名非遗文化普及讲师,经常外出去全国各地推广非遗文化。 “我每到一个地方,就会了解当地有哪些非遗,有机会就去拜访这些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跟他们进行交流学习 。我会将所学内容融入讲座中,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的魅力。”喻蓓佳说。 喻蓓佳已经掌握了十几种非遗技艺,并在推广过程中不断创新。例如,她尝试用3D打印技术制作非遗技艺掐丝珐琅的相关材料。“许多非遗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较为漫长,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我会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非遗,并用现代工具和材料替代传统工艺,让大家快速便捷地体验非遗。” “很多外国游客喜欢听我介绍非遗,我曾经教授美国加州的游客画北京市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兔儿爷,也为很多外国游客讲解中国非遗知识 。今年很多国际性的活动也邀请我参加,我将在活动现场展示宋代点茶。”喻蓓佳说。 学习并推广中国的非遗文化并非易事。长时间久坐让喻蓓佳时常腰痛,双手也因染色材料的侵蚀留下了不少疤痕。尽管如此,她依然乐此不疲。“当我身着古典服饰,展示中国的非遗文化时,我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被认可。未来,我希望能够参与更多推广中国非遗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中国的非遗文化,让世界看到中国非遗之美。” 上游新闻记者 崔涛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