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铁铮 特约记者彭博 全国人大代表郭桂义是信阳农林学院的二级教授,任河南省豫南茶树资源综合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大别山实验室(河南省实验室)副主任。他长期从事茶树种质资源开发与利用、茶叶加工与质量评价、茶文化及茶产业战略研究。他心系茶产业和茶文化事业,今年关注的七个内容中有四个都是和茶相关的。其中,他特别强调的是“将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组成部分。” 郭桂义告诉记者,2020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国际茶日”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彰显了世界各国对中国茶文化的认可,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茶文化的交融互鉴,对振兴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很有意义。 郭桂义建议,有关部门将茶(文化)纳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将茶文化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他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茶文化研究、宣传、推广,加强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重要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等茶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 郭桂义告诉记者:“作为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建设注入新活力,将茶(文化)作为组成部分有益于促进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构建。” 郭桂义说,中华文明标识是中华文明的具象化符号,囊括了有助于中华文明继承、发展、传播、交流等过程的一系列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2018年10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任务。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再次提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理论命题。文明标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文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际需求紧密相连。 在郭桂义看来,“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是包括思想意识、哲人文士、经典古籍、文物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内,涵括有形、无形的文明成果的系统体系,其内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及中华优秀文化精髓。茶(文化)涵盖着丰富的古迹文物、地标建筑等实体资源,以及传统的理论思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等虚体资源。同时茶(文化)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以及和平性与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鲜明特征相统一,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过程中,将茶(文化)纳入组成部分,进一步挖掘茶文化中的精神特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基础。 郭桂义认为,茶(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茶,源于中国而享誉世界。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茶作为特殊的经济、文化载体,见证和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具象表达。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动与茶相关的技艺习俗以及文化的传播发展。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为多民族所共享。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媒介,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财富。 郭桂义指出,成熟发达的传统制茶技艺及其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文化多样性,传达着茶和天下、包容并蓄的理念。中国人通过制茶、泡茶、品茶,培养了平和包容的心态、形成了含蓄内敛的品格,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茶的饮用与分享是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方式,以茶待客、长者为先等与茶相关的礼俗彰显着中国人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 郭桂义告诉记者,在茶文化的带动和促进下,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茶科技水平稳步提高。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在提供可持续生计、增进性别平等,促进乡村振兴、保护陆地生态系统,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郭桂义说,茶(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有助于深化人民生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情感链接。茶的质朴、简约、温和、淡定是“中和”“包容”的最佳内涵体现,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人生追求和崇尚自然简单健康的生活哲理与生态文明思想都能在茶中感受到。茶(文化)中的“茶道精神”“中国茶德”“客来敬茶”“精行俭德”等精神都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展现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高尚精神,也是今天人类世界应当大力倡导与践行的。茶从社交到外交,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同时起到情感交流和文明交流互鉴的作用。 郭桂义指出,茶(文化)为人民生活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有助于文化地标建设以及多文化融合发展。茶产业作为关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民生产业,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茶(文化)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茶(文化)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以及行为文化于一体。茶与茶文化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应加强保护,做好传承工作。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赓续绵延,创新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遗产。茶文化如果能作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展现中国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理解,也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影响力。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中国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