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盛茶道

当前位置: 汉盛茶道 > 制作工艺 > 文章页

王秀明:塞尔维亚人钟爱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25-03-31 12:35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10 次
王秀明:塞尔维亚人钟爱中国传统文化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6年06月17日 10:02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王秀明教授讲述在贝尔格莱德的那些岁月   央视网讯(记者李文亮 唐诗颖) “汉语、丝绸、茶道、戏曲、

王秀明:塞尔维亚人钟爱中国传统文化

央视网报来源:央视网 2016年06月17日 10:02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王秀明教授讲述在贝尔格莱德的那些岁月

  王秀明教授讲述在贝尔格莱德的那些岁月

  央视网讯(记者李文亮 唐诗颖) “汉语、丝绸、茶道、戏曲、武术、筷子,这些最具中国元素的符号在塞尔维亚备受喜爱”,前前后后在贝尔格莱德学习工作了十几年的王秀明教授说。

  王秀明是我国第一批赴塞公派留学生之一,后在驻塞使馆工作,曾负责教育系统工作交流与留学生管理工作。多年的生活工作经历让她深深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塞尔维亚人,特别是青少年,对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中塞两国虽相距遥远,但人文交流十分活跃。在王秀明身边,有许多塞尔维亚人,因为喜欢中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教授汉语、介绍中国文化、中医、哲学,坚持着中国文化推广之路。王秀明说,塞尔维亚著名汉学家、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院长拉多萨夫·普西奇教授就是这样的人。

  拉多萨夫·普西奇与中国的渊源颇深。他痴迷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喜欢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老子,上中学时,就读了由德文翻译成塞语的《道德经》。从贝尔格莱德大学语言学院汉语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到北京语言学院进修汉语、在南京大学哲学系进修中国古代哲学,并在那里认识了他的中国妻子金晓蕾。多年来,夫妻俩翻译出版了大量中塞书籍,当然也包括他翻译的塞尔维亚语《道德经》。

  如今,已经成为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教授、孔子学院院长的拉多萨夫·普西奇,正致力于让更多的塞尔维亚人爱上中国、喜欢中文。此次得悉习近平主席访塞,还特地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用中文、英文、塞尔维亚文三种文字出版的一套《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期刊》。

  随着两国友好交往的不断深入,塞尔维亚兴起了强劲的“汉语热”“中国风”。贝尔格莱德兴建了占地6000平米的中国文化中心,不止孔子学院达到两所,汉语教学也走进了塞尔维亚的大中小学,文化交流前景更加光明。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3 20:04 最后登录:2025-04-03 20: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