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盛茶道

当前位置: 汉盛茶道 > 制作工艺 > 文章页

【志载冀往】河北传统服务业(之三)

时间:2025-03-13 00:5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52 次
河北传统服务业(之三)——茶馆

河北旧称直隶,久为京畿之地。省属大中城市,以及地处交通要冲、经济较发达的几百个大村镇,为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现摘选10个省内既具传统又有代表性的服务行业推送给大家。它们不仅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与环京津的独特地理位置关系密切,也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另一种解读。今天给大家推送的是河北传统服务业(之三)——茶馆。

茶馆

茶馆古称茶寮、茶肆、茶铺、茶坊,明清以来习称茶馆、茶楼、茶室。

早期职能是供客饮茶、会友、叙情兼休憩。近现代以来,茶馆的功能增多,除饮茶、休憩、聊天儿之外,下棋、听书、谈生意、会亲聚朋等都可在茶馆。

发展演变

茶馆是随着南北朝清谈之风而兴起的行业。到了唐代,饮茶习俗进一步普及,被后世尊为茶神的陆羽写出了《茶经》,讲茶艺,论茶道,评茶品茶之风在上流社会成为时尚,与之相适应的茶肆、茶寮在大中城市颇为盛行。河北人封演(景县籍,任开元吏部郎中)在《封氏闻见记》中称“开元时(713 -741年)山东、河北、都城长安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可道俗,投钱取饮。”

明清以后,省内茶馆城乡普及,而且出现了家庭茶铺、流动茶摊等更适合中下层人群品茶的场所。《中国风俗通史》载称,“清代市井细民,或升斗之家,或贩夫走卒,为生计所迫,不可像官宦仕家文人雅士那样,细细品茗,消磨时光”,而偶有闲暇,“则多聚于中下等茶肆”。

茶艺茶俗

宋代以后,茶馆经营改进,功能增多,茶艺升华,如最流行的点茶、分茶,就包含了炙茶、碾茶、罗茶、候茶、熁( xie)盏、汤戏、幻茶等十几项内容。饮茶环境追求吟诗、听琴、观画、赏花、闻香等高雅气氛。为此,各市井茶馆、茶肆,在设施上都作了调整,门前悬挂“龙井”“雨前”类名茶字样招牌,室内“插四时花,挂名人画”“引花架,安顿奇松异桧等物于其上,装饰门店,敲打响盏歌卖”,另外“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七宝擂茶、馓子、葱茶”等,有的茶馆门前悬挂写有绿“茶”字的招牌,吊角高悬,下坠红穗,十分醒目;茶馆门口有的挂上绣有“茶”字的门帘。

明清的中下等茶肆茶分几等。《中国风俗通史》载斟酌自如,“有提壶以往者,可自备茶叶,出钱买水”。饮啜方式甚多,“有盛以壶者,有盛以碗者。有坐而饮者,有卧而啜者”,遣兴之情可见一斑。胡朴安先生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所说的“车夫苦力室中满,狂饮半日一铜元”,讲的也属此类。清代茶馆的经营内容已不限于喝茶、聊天儿、听说书,商人谈生意,民间解纠纷,相知结拜,亲友会盟,都可入茶馆。助兴节目由听评书发展到听大鼓、听清唱,大城市的某些茶馆(楼)把棋盘换成牌桌(赌博),茶具之外增添了烟具(吸毒),“茶博士”(服务员)由男换女,饮茶中有了色情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城市中的茶楼、茶社、茶苑日渐增多,经营内容除供高中低各档次茶饮外,台球、棋牌、歌舞、书画等娱乐活动越来越多。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4-03 11:04 最后登录:2025-04-03 11:04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