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一场特别的画展在武夷学院艺术学院开展,60件“武夷岩彩”画作正式展出,这些作品是由来自闽北周边县市的画家、武夷学院爱好岩彩的师生和武夷山中小学美术教师创作的。这些画作不仅是“武夷岩彩”创作研究中心首届培训班的一次成果汇报,也是“武夷岩彩”作品在中国美术界的初次集中亮相。
胡明哲教授(中)正在指导学员。 展出的武夷岩彩画作品。 排列整齐的方盒内是采自武夷山的岩彩画颜料。 年前,一场特别的画展在武夷学院艺术学院开展,60件“武夷岩彩”画作正式展出,这些作品是由来自闽北周边县市的画家、武夷学院爱好岩彩的师生和武夷山中小学美术教师创作的。这些画作不仅是“武夷岩彩”创作研究中心首届培训班的一次成果汇报,也是“武夷岩彩”作品在中国美术界的初次集中亮相。 A何为“岩彩”,从字面上理解为岩石之色彩。 岩彩画,是指以宣纸、绢及棉、板、木、壁等为依托物,将天然矿物石色,及金银等金属色媒材,以动物胶为黏接剂,定着到画面的一种绘画。与水墨、油画、水彩等其他材料和画种不同的是,岩彩作画时是将岩彩颗粒与媒介混合,以层面叠加的思路生成画面,最终形成具有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效果的斑斓、晶莹之美。 在画展几天前,笔者在武夷学院的画室内见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胡明哲。早年赴日本求学,学成归来的胡明哲一直致力于“岩彩画”创作和研究。20年来,她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进行岩彩画传输和移植的重要人物,是岩彩画家心目中的一个精神领袖。 在指导学员创作的间隙,胡明哲向笔者介绍岩彩的发展历程:“我国自古就有运用矿物质颜色作画记录,宋元之后,岩彩逐渐不被世人所推崇。这使得岩彩画的发展在中国绘画史上出现了断层。与之相反的是,岩彩这一绘画的表现形式在传到日本之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上个世纪80年代,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国内很多画家东渡日本学习绘画,并把这一材料(岩绘具)带回来。这一画材源于中国,成长于魏晋时期,有着千年的历史,出于其材质的考虑,命名为“岩彩”。 胡明哲看着画室内正在创作的学员和他们笔下的作品,略有所思:“你看,像现在大家熟知的敦煌壁画就是中国最早的岩彩画之一。我们此次展出的画作有不少就是对敦煌壁画的临摹,也算是对历史的一次致敬吧!” B武夷岩彩,“天时地利”的产物 “武夷岩彩”从何而来?说起来倒有几分“缘分天注定”的玄妙。 2012年,胡明哲到武夷山采风,当地色彩浓烈的红土和土石岩层所形成的丰富色彩引起了她的注意。富有创作热情的胡明哲选用了武夷山当地的岩石、岩土作画。武夷岩土丰富多彩的色相与种类。在短时间内引起国内外岩彩画家的高度关注与好评。 “这些最最普通的红砖和黑瓦,在一般人眼中根本就是废弃的建筑材料,都可以通过研磨等方式转化成在画布上最独特的色彩。”胡明哲笑道。 2012年12月,武夷山市文联、市美术家协会,借助武夷学院艺术学院的创作科研力量,与武夷学院艺术学院合作打造武夷岩彩画,并成立武夷岩彩画创作研究中心,胡明哲被聘为顾问,武夷学院艺术学院院长陈铎教授担任武夷岩彩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 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胡明哲带领武夷岩彩画的学员走遍了武夷山的田间地头甚至建筑工地,采取各种岩石岩土,并手把手传授制作岩彩的相关工艺,现场根据采集的岩土命名了“武夷紫”“武夷红”“武夷青”“武夷黄”等几十种武夷岩彩的色名。 任何一项艺术的发展都绕不开市场这一现实的话题。 而胡明哲对“武夷岩彩”的发展前景颇有信心:“岩彩画本来就很适合作为公共艺术在社会公共空间进行展示,大到如城市广场、机场、街道的壁画设计,小到家庭装潢中的装饰画。” 在她的期许里,总有一天当人们提到“武夷岩彩”时,能像提到“观澜版画村”和“大同壁画双年展”一样熟悉自然。 C“岩”字招牌,需要“人和”推广 在武夷山,和与“岩”相关的渊源有很多。 从由红色砾岩和砂岩形成的“丹霞地貌”而闻名世界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到以其独特的岩骨花香之“岩韵”享誉海内外的武夷岩茶,再到如今武夷岩彩颜料的挖掘、开发,武夷岩彩绘画的创作与研究正逐渐成为武夷山地方文化重要的特色与亮点。 如果说武夷岩彩是“天时地利”作用下的产物,那岩文化的推广更需要人的力量。 武夷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武夷岩彩画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陈铎介绍:“自2013年起,学院内就将岩彩列为必修课,不少学生对岩彩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希望能在毕业创作中对岩彩进行运用。希望今后能通过学院和艺术中心的共同发展,让学生走近武夷岩彩。” 2013年年底,武夷岩彩画创研基地成功申报为福建省省级特色文艺示范基地,中心不仅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教学指导,定期举办画展与学术交流活动。在岩彩画材料学研究中,武夷岩彩画创作研究中心已开发出近50种色相的岩土矿物质颜料,进行分类命名,形成色系标本,解决武夷岩彩画的材料、工具等基础问题。已形成收集、研制、开发材料研究、作品创作等相关制度的武夷岩彩画创作研究中心成为福建省岩彩画研究推广和发展的重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