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参加“‘两山’20年北纬30°生态茶链绿色发展”联动采访活动 岳阳日报4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智慧 通讯员 肖雨蒙 杨潇)春和景明,茶香四溢。4月17日,“‘两山’20年北纬30°生态茶链绿色发展”联动采访活动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正式启动。来自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及河北日报国际传播中心、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怀化日报社、渭南日报社、绍兴新闻传媒中心、株洲日报社、合肥日报传媒集团、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江南晚报、黄山日报社、岳阳日报社、柳州市融媒体中心等12个省市的24家媒体代表从这里出发,将共观生态茶园成为“绿色银行”的转化实践,共探茶旅融合推进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共讲茶农茶企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民”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北纬30°区域作为世界公认的“黄金茶产区”,横贯中国东西部,集中分布了包括襄阳高香茶在内的六大茶类和百余种名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各地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之路,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富裕之路,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多赢格局。 为全景展现沿线茶产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襄阳融媒体中心联合发起此次联动采访。活动将聚焦三大主题,见证生态茶园变身“绿色银行”的转化路径,解码茶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致富经验,讲述茶产业融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 襄阳作为“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之一,以及秦巴山系高香型名优茶核心产区,发展茶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近年来,襄阳茶产业蓬勃发展。襄阳高香茶区域公用品牌先后入围中国农业区域公共品牌300强和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凭借“高栗香、滋味醇、汤色亮、耐冲泡”品质,襄阳高香茶走出国门,远销美国、俄罗斯、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成为襄阳市第二大出口农产品,也是展示襄阳茶叶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接下来几天,各地媒体将深入茶园、茶企、茶农,全方位、多角度展现襄阳茶产业的发展历程,唱响襄阳高香茶的茶叶品牌。 启动仪式上,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副书记、副总经理刘韬与襄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柯红勇,襄阳市融媒体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平共同为“‘两山’20年北纬30°生态茶链绿色发展”主题纪录片《茶乡茶香》开机揭幕。 作为央地联动融合模式下讲好地方故事的创新实践,本次采访活动采用“全年贯穿+接力宣推”采访思路和“国际+国内”传播模式。在首站襄阳之后,各联动媒体将成立报道分队开展实地探访。分队采访结束后,还将有河南国际传播中心、江西广播电视台、九江市融媒体中心、信阳日报社、普洱市融媒体中心、雅安市融媒体中心、商洛新闻网、都匀市融媒体中心、安康日报社、安化县融媒体中心、安吉县融媒体中心、紫阳县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平台参与全程报道。通过资源互通、内容共创、技术赋能、联合传播,一同深挖“一片叶子带动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鲜活案例,系统呈现“两山”理念在茶产业链中的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