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吴晓燕报道:3月23日,一场以“用外语讲好陶瓷故事”为主题的陶瓷研讨会在景德镇市昌南新区名坊园北厂陶瓷举行。国际陶瓷艺术家、景德镇陶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国际博士生、英语导游、陶瓷企业主理人等数十名人士齐聚一堂,用英文共同探讨如何以陶瓷为语言,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精神与时代价值,以陶瓷为媒,追求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昌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张英参加研讨会并讲话。 张英代表昌南新区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她表示,千年窑火不熄,文明薪火相传。作为千馆之城旅游目的地,名坊园这片承载着景德镇陶瓷基因的土地上,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共话瓷艺,既是陶瓷文化的盛事,更是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国际友人的到来,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陶瓷作为文化载体,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希望大家能通过研讨会,增进对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同,用外语讲好陶瓷故事,推动文化出海,让景德镇陶瓷在新时代续写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华章! 研讨会上,嘉宾们结合各自擅长的领域谈了自己对用英语讲好陶瓷故事的看法,也分享了自己对陶瓷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国际陶艺艺术家Phil Read以《凤凰涅??对重生之城的观察和梦想》为题,讲述了自己在景德镇陶瓷创作的情况,他介绍了自己多年来陶瓷创作的灵感来源和发展脉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抽象的绘画到作品中对白鹤、莲花、锦鲤等题材的运用,实现了西方文艺与中国艺术语言的融合,抽象的反差和绘画,见证了景德镇这些年的发展和对城市的梦想,在陶瓷上面展示西方文化,讲述中国的故事;景德镇陶瓷大学国际博士生安雪梅QURAT UL AIN分享了自己在景德镇学习和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验,探讨了如何将巴基斯坦的传统图案与陶瓷技艺、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景德镇陶瓷大学博士生吴小艳以《瓷语-中国陶瓷人物雕塑的叙事性表达》为题,系统梳理了中国陶瓷人物雕塑的历史演变脉络,深入剖析了陶瓷雕塑的艺术特征,并分享了个人创作实践中的思考与探索。吴小艳历时一年创作的雕塑作品《心河》,巧妙运用陶瓷材料的独特语言,将泥性材料的自然表达、线性造型的意象美学与釉色流动的偶然美感融为一体,在材料特性与写实追求的张力中寻找平衡,其精湛的艺术表现令在场观众叹为观止;金牌英语导游时秋云以《浮梁茶》为题,详细讲述了景德镇茶文化的悠久历史与发展现状,涵盖了茶园观光、采茶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项目。他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愿景,希望能开发出专门的茶文化研学路线,并建立一套完善的年轻茶艺师培养体系。此外,他还提议打造“陶瓷+茶道”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共同传承千年茶香文化,将景德镇独特的茶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八位演讲嘉宾依据各自的专业领域,深入交流了陶瓷与艺术的发展趋势,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了提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通过这次讨论,参与者们不仅对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如何用英语讲述景德镇的故事也有了更深地思考。大家纷纷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如何融合中西方文化元素,创造出更具国际视野的作品,也将携手共进,将景德镇丰富的文化遗产展示给全世界,共同推动陶瓷艺术的发展与繁荣,让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研讨会结束后,与会嘉宾还参与了茶户外交流活动,畅谈用小写的china讲述好大写的“CHINA” ,用陶瓷语言与世界对话。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