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以来,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形成了一场奇特的跨语言“赛博文化交流(Cyber—culture)”,不同文化背景的网民在生活、工作各个层面展开了新颖有趣、热络互帮的积极对话,对话也改变了很多人的固有认知,这一网络现象,证明了文化交流的强大生命力,以及合作交流是时代的大趋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这段讲话,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现代智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古语出自《礼记·中庸篇》,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明时中、致中和、行中道”,“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全球文明倡议),“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全球发展倡议),“安全才有保障”(全球安全倡议)。 如何努力弘扬茶文化?如何自觉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作贡献?这是一个很大的范畴,我自己也常常在琢磨、在思考、在总结。 我是一位长期从事茶文化推广的茶人。多年来,我经常去东南亚等地宣讲茶文化,有时碰到四五代的华侨后裔,他们初次接触茶文化就能立刻引起共鸣,茶文化给他们带来心灵的震撼,并深深折服于中华文化的底蕴与魅力,他们激动地对我说,祖辈们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回唐山喝唐山茶”,原来喝的不仅仅是一杯清茶,更是茶中的灿烂文化、茶中的骨肉情缘,这种“一灯能破千年暗”的自然法喜,常常使我惊讶,让我无比感动,更加让我坚定了自己要无怨无悔地弘扬茶文化。 众所皆知,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全球各地,茶叶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茶产地几乎遍布世界,茶与文化相结合得如此紧密。中国人的茶文化无所不包,无论是儒家的仁爱,还是道家的自然,抑或是佛家的慈悲,处处都能在茶文化里找到结合点。茶文化,是先茶后文化,还是先文化后茶?是茶丰富了文化,还是文化丰富了茶?其实很难说清,可以说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相辅相成,已经到了不分你我的境地。 茶文化可以很雅,琴棋书画诗酒茶,另一方面,茶文化也可以很俗,柴米油盐酱醋茶,日常生活,天天接触。茶文化的内涵很丰富,再多的阐释也未必能够说清楚,但说一千道一万,“和”的特性是核心是第一位,“和”的特性是永恒是历久弥新的。以前,在香港社会,冤家树敌,想要化解仇恨,常常请来德高师友作中人,理屈一方请“饮茶”,双方对完旧账,理顺一肚子气,一场官司可能就消弭于杯茶之中,冤家宜解不宜结,以茶为媒两相欢,可见茶“和”之力厥功至伟。 茶以人为本,茶以和为贵,和以茶为媒。中华民族数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史,被世人称之为“礼仪之邦”,茶文化正是这“礼之用,和为贵”的历史见证。“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象征着我们古圣先贤广博的胸襟、超凡的气度,一片神奇的绿叶,也可以观天文、观人文,也可以察时变、化天下,这正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茶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雅俗共赏,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遍及方方面面,诸如文学诗歌、宗教哲学、音乐绘画、经济外交、政治军事、衣食住行等,无所不包,这就为我们在服务“全球文明倡议”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和努力的方向。我们努力弘扬茶文化,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透过茶媒介,自觉熏陶,提升自我,以茶会友,言传身教,主动向中外朋友们展现茶文化的“和”内涵,和气生财、和颜悦色、和和美美、和蔼可亲、和睦谦卑、和声相应、和光同尘、祥和安宁、协和万邦、调和鼎鼐、修和教化、颐和通泰等,要使这种“茶和天下”的思想融入到个人的血液里头,而不是挂在嘴边。 为全球文明倡议作贡献,是大口号,是大题目,是大文章,是大目标,自觉去践行,莫谓善小而不为,人人可以做,天天可以做,处处可以做。 《中庸》云:“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简单事做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如孔子所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假以时日,滴水穿石,自然就会出成果,人人都来努力践行,团结起来就是澎湃的力量。“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个人的涓涓滴水,汇聚起来就是大河奔流,最近的“小红书”现象生动地诠释了这个大道理。 中国的茶产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茶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并举的大繁荣。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个别不足之处,例如茶叶产品的过度包装,有些茶叶包装美轮美奂,里三层,外三层,大袋套小袋,300克的包装中,仅仅是8克半的一泡茶,美其名曰“精品鉴赏”,到头来只是有得“鉴”,而无法“赏”,匪夷所思,资源的浪费造成的恶果更是难料;有些地区假“茶文化”之名,行商业促销之实,各种名堂的比赛成灾,商业化极度泛滥,有商业没文化,严重玷污了“茶文化”的美名,这些种种小事,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并改进,才能使弘扬“茶文化”走在正确的大道上。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只要我们持久秉承“平和中正”的茶文化核心理念,深入挖掘茶文化的精髓,使之与现代信息社会融合创新,小德川流,大德敦化,相信21世纪的中国茶故事必定更加精彩。 (责任编辑:) |